|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建筑業也日漸興旺,規模和市場逐漸擴大,成為繼工業、農業、貿易之后的第四支柱產業。但就在建筑業興旺發達的背后,建筑工人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也居高位。據統計,2004年1~11月,全國共發生建筑施工事故956起、死亡1125人,在各行業中僅次于交通、礦山、居第3位,建筑安全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建筑工程事故成因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作業環境和特點,事故主要分為高處墜落、坍塌、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5類,而以高處墜落居多。2004年高處墜落傷亡人數約占全年建筑傷亡總人數的60%,且事故絕大多數為責任事故,具體可分為:
1.管理不善,措施不力
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安全生產責任制沒有得到具體落實,安全生產意識比較淡薄,安全檢查和防護措施流于形式,事故隱患不斷。
2.違章作業,違規施工
企業不配備個人安全防護用品,或是雖配備但不符合國家安全標準;雖有合格的安全防護用品但置之不用;腳手架、安全網、安全圍欄、作業平臺、模板支撐等使用的材料低于標準規格,或是設置時不符合安全技術規范標準;違規堆積超重材料、物件;施工機械違規安裝、違章操作或者帶病運轉;現場臨時用電設施和操作使用不符合建筑工程安全用電規范要求。
3.違章指揮,冒險作業
工程負責人為了搶時間趕進度和降低成本,違反施工安全規定,違反施工程序,在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下強令工人作業,嚴重超時加班,導致工人疲勞作業。
二、建筑工程事故防范措施
如何遏制建筑安全事故高發勢頭,強化安全監管工作,關鍵在于有關部門依照相關法規,加強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監督職能。
(一)進一步加強施工現場監督
安全生產有關法律、法規和防范措施的落實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筑安全監管部門的監督力度。安全監管部門一是要進一步改進工作方法,以加強對施工現場的監督檢查為工作重心,加大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方案、措施和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力度,做到嚴查、細查、實查;二是針對本地區施工易發和多發事故的類型、原因和薄弱環節,制訂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治理和防范。譬如當前的村鎮建設發展較快,拆除工程增加,要根據不同地區,突出重點,采取有針對性的監控措施,確保安全生產措施和監督檢查的效果;三是改進工作方法,加強對建筑安裝施工企業安全工作的指導和服務力度。企業的安全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設置是否合理和足夠,安全管理目標責任是否落實等,以及有關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和安全防護知識的培訓,都是安全監督部門為企業指導和服務的工作內容。要增強企業安全生產意識,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促進企業安全管理的自覺性,預防和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四是安全監管部門要有明確的安全生產管理目標責任。目標責任制訂后,關鍵是抓落實,安全監管部門可與每個單位建設工程簽訂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目標管理責任書,按有關標準考核、評定其工程的安全、文明管理達標和優良等級,考評結果作為審核企業安全資格的條件之一,以此促進預防措施的落實,控制一般事故的發生率,杜絕重大傷亡事故的發生。
(二)完善建筑市場“準入”和“清出”制度
建筑市場“準入”,實質就是建筑安全資格問題。凡是未取得安全資格認證的企業,視為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監管部門要建立必要的安全生產條件審查和許可制度,完善建筑市場安全準入制度,并監督安全準入制的有效實施。
建筑市場的“清出”,即對嚴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施工現場管理混亂,事故隱患不斷,限期整改不力或導致發生嚴重事故的施工降低其資質等級或停止其一定時期的投標權,直至取消其在事發地建筑市場工程承包資格的處罰。通過實施這一淘汰和退出機制,促進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改善安全條件。同時,對建筑施工事故,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堅持“四不放過”原則,查清事故原因,分清責任,嚴肅查處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及時處理結案。
(三)狠抓施工單位日常安全管理。
安全監督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對建筑施工單位的日常監管工作,主要可概括為:依據:“一標五規”,狠抓“八查”,做好“五防”。
1.依據“一標五規”
“一標五規”是國家建設部發布的行業標準和規范,具體包括:《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這是安全監管部門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安全檢查依據,更是建筑施工企業的遵循標準。
2.狠抓“八查”
一查資質。根據有關建筑法律法規的規定,涉及施工企業安全資質問題可稱查“四證”。企業安全資格或安全生產條件認可證、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培訓考核合格證、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考核合格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
二查安全機構和人員配置。建筑施工企業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具有執業資格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三查責任制落實。首先要檢查《安全生產法》規定的主要責任人6條安全生產工作職責的履行情況、該單位各級各類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制定情況以及責任制履行措施及獎懲情況。
四查用電安全。按照建設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及《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的要求進行檢查。
五查施工機械安全。建筑施工機械主要包括起重機械、樁基機械、夯工機械、焊接機械、手持式電動工具和其他電動建筑機械。重點要注意物料提升與外用塔吊、起重吊裝等施工機具是否進行了年檢,是否做到掛證使用,是否做到重裝必檢。
六查高處作業與腳手架安全。高處作業的安全必須執行建設部《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和《建筑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要注重對“三寶、四口、五臨邊”的檢查。“三寶”是建筑工人安全防護的三件寶,即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四口”防護即在建工程的預留洞口、電梯井口、通道口、樓梯口的安全防護設施;“五臨邊”防護即在建工程的樓面臨邊、屋面臨邊、陽臺臨邊、升降口臨邊、基坑臨邊的安全防護設施。
七查基坑支護和拆除舊有工程的安全。近幾年,一些項目承包商為了降低成本,冒險蠻干,導致基坑坍塌和舊房墻體坍塌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必須要求企業按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進行基坑支護,做好舊房拆除的防護措施。
八查現場協調管理。《安全生產法》對建筑施工現場協調管理做了規定,主要有八點:一是在危險性較大的場所、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二是施工現場危險源的安全管理;三是從業人員宿舍的安全管理;四是爆破、吊裝等危險作業現場,應當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管理和監督;五是向施工人員告知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事故應急措施;六是必須按規定配戴符合國家標準的防護用品;七是兩個以上施工單位在同一個作業區域內進行建筑施工活動的安全管理;八是一個施工項目、場所有多個承包單位的,應簽訂專門的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單位的安全管理職責,生產經營單位還應履行統一協調、管理的義務。 |
|
|